|
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 露坐引衣襋,风行欹帽檐。 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 试尝论大略,次乃述微纤。 此山广以深,包畜万物兼。 嘘云吐雾雨,生育靡不渐。 巍然如九皇,德泽四海沾。 此山相後先,各出群峰尖。 毅然如九官,罗立在堂廉。 挺身百辟上,附丽无奸憸。 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觉炎。 草树萋已绿,冰霜尚涵淹。 颓然如九老,白发连苍髯。 |
| 这首诗是一首对九华山风景的赞誉和敬仰之情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九华山描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孕育万物、道德高尚、群峰挺立、高洁脱俗的神奇之地。 首段诗人表达了对九华山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认为九华山并不遥远,仿佛就在身边。接着诗人描述了九华山的美景,如秋浦北的空江上新蟾,光洁如镜,两堤奁映,露坐引衣襋,风行欹帽檐等,生动地描绘了九华山的风光。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进一步赞美九华山,将其比作九皇、九官和九老等象征着高尚、公正和智慧的形象。诗人认为九华山孕育万物,有生育之德,巍然屹立,高洁脱俗,给人以无尽的敬仰和启示。同时,诗人也描绘了九华山群峰挺立、罗列有序、无奸邪之象的特点,表现出九华山的高尚品质和公正精神。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九华山的感激之情,认为九华山在炎热的五月仍然给人以清凉之感,草树萋已绿,冰霜尚涵淹。这种感激之情贯穿全诗,使整首诗充满了对九华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赞美之情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九华山描绘成一个神奇、包罗万象、孕育万物、高尚公正、高洁脱俗的地方。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