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螯今在左,欲拍酒船浮。 |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蟹螯今在左,欲拍酒船浮》,从字面上看,它似乎是一首写吃蟹的诗,但细品起来,它却别有一番情韵。 首先,从构思上看,这首诗就很有特色。吃蟹饮酒,是人们常有的生活内容,但把它与“拍”联系在一起,就有点奇崛了。所谓“拍”,就是用竹竿或木棍轻打螃蟹钳子,促使蟹吐出藏于蟹钳内的食物残渣。由于蟹钳内往往有碎骨、鱼刺之类,有时也会拍得手上沾满污秽。然而,诗人却把这一过程与“拍酒船”联系起来,这就把饮酒与清游、美食与美游、美食与美情融为一体了。 其次,从形象上看,这首诗也别具一格。诗的前两句“蟹螯今在左,欲拍酒船浮”,通过“左”和“拍”两个动作,既把酒船与蟹螯之间的联系巧妙地表现出来,又把诗人那种怡然自得、快意潇洒的神态表露了出来。诗的后两句“醉折蕉花碧玉冠,路傍摘得可重餐”,则以“碧玉冠”为喻,进一步写蟹螯的美味。这一比喻不仅形象逼真,而且也富有诗趣。而“路傍”二句则不无调侃和幽默,意在说明:在野外路旁,有人会摘下蕉花戴在头上,作为“碧玉冠”,而摘下的蕉花往往是不能吃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可重餐”实际上是含有调笑意味的。 最后,从意境上看,这首诗也很有特点。全诗以“蟹螯”为描写对象,但诗人并没有把它写成单纯的食品。而是借此写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蕉花和蟹螯一样都是食品,但蕉花插在头上只能供玩赏,不能食用;而蟹螯则可以尽情地享用,甚至可以作为食品来“拍”。这种差别实际上是诗人有意造成的。它不仅表现出诗人的不同寻常的生活情趣,而且也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明快的节奏和生动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它没有采用常见的以景入情的写法,而是以叙事抒情为主;也没有采用铺张扬厉的写法,而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生活片断;更没有采用象征或比拟等手法来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描写蟹螯这一富有象征意味的生活物品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写法不仅使诗歌显得自然真实,而且也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可读性和更深的启发性。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