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石桥》

远学临海峤,横此莓苔石。
郡斋三四峰,如有灵仙迹。
方愁暮云滑,始照寒池碧。
自与幽人期,逍遥竟朝夕。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宁静、悠然的笔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 首两句“远学临海峤,横此莓苔石。”诗人表达了他想要远离尘嚣,向临海峤山学习,过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他希望摆脱掉莓苔覆盖的石块上的世俗尘埃,象征着他对世俗的厌恶和对清净的向往。 接下来的四句“郡斋三四峰,如有灵仙迹。方愁暮云滑,始照寒池碧。”描绘了郡斋周围的三四座山峰,它们仿佛有灵仙的足迹,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诗人也描绘了郡斋外的景色,暮云渐生,池水渐冷,这一切都显得如此的宁静而美丽。 最后两句“自与幽人期,逍遥竟朝夕。”表达了诗人与隐士的约定,他希望每天都能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诗以优美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为主调,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的厌恶和对内心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
诗词关键字: 暮云 朝夕
相关诗词
  • 1
    [唐]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 2
    [唐]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
    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
    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
    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 3
    [清]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