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
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
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
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述作者从京城回到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首联“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直接点明作者离开京城西归故乡的事实,以及在春天回到故乡的喜悦心情。“上国”指的是京城,“三千里”表示了离京城的距离之远,也暗示了作者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所经历的种种事情。而“西还及岁芳”则表达了作者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时节回到了故乡的喜悦之情。 颔联“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描绘了作者回到故乡后看到的景象,虽然故乡因为战乱而变得有些荒凉,但是春天的气息仍然让作者感到温暖和舒适。同时,“春日送归长”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的生活场景。早晨,作者要向皇帝奏报工作情况,晚上则要向乡亲们报告秋收的喜讯。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热爱和关注,也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人民生活的关心。 尾联“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作者希望故乡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也相信故乡的人民能够通过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海陵仓”也暗示了故乡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粮食储备充足,为故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西归和归乡过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如“上国三千里”、“春日送归长”、“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诗歌中还表达了对故乡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故乡未来的信心,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热爱和关注。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唐]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
  • 2
    [唐]
    河曲今无战,王师每务农。
    选才当重委,足食乃深功。
    草色孤城外,云阴绝漠中。
    萧关休叹别,归望在乘骢。
  • 3
    [明]
    高昌老翁背隆然,黄须高鼻毛发拳。
    自言少小家幽燕,生长适值繁华年。
    出身从戎事西边,十七八九南营田。
    雕戈如云护中坚,流苏帐暖垂蜿蜒。
    三珠虎符谁喜悬,偏裨尽戴黄金蝉。
    军中无事惟游畋,锦袍白马青连钱。
    胡鹰一掣冲九天,鴐鹅酒血来连连。
    夜阑爱月醉不眠,众宾呼卢各争先。
    输筹唱饮开锦筵,美人照座红娟娟。
    凉州葡萄斗十千,金盘丹荔明珠圆。
    野驼之酥香不膻,争持宝刀夸割鲜。
    忽尔不乐心悁悁,琵琶催张凤凰弦。
    纤歌一曲清声传,华严天魔开采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