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观心处》

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
灯前便是观心处,要似观心有几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灯前便是观心处,要似观心有几人》是一首描绘禅宗参禅场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精神的独特理解。 首两句“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描绘了一个充满喧闹和笑语的禅室场景,众多僧人在此交流、讨论、参禅,气氛热烈。然而,作者却独爱这方丈之室,这里似乎没有世俗尘埃的干扰,保持了一片清净。这种对比突出了禅室环境的简朴和清净,为后文的“观心”做了铺垫。 “灯前便是观心处”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禅室中的灯火之前,这里成为了作者理解的“观心”之处。这里的“观心”指的是禅修中的一种方法,即通过观察内心,达到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入理解。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的独特理解,认为在灯火之前,人们可以更好地观察自己的内心,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一句“要似观心有几人。”是对前文的反问,表达了作者对禅修之难的深刻理解。在喧闹的禅室中,有几人能够静下心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呢?这句诗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室场景和参禅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精神的独特理解。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了禅修之难的现实。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方丈 笑语 便是
相关诗词
  • 1
    [清]
    著书何似观心贤?
    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 2
    [魏晋]
    临川多悲风。
    秋日苦清凉。
    客子易为戚。
    感此用哀伤。
    揽衣起踯躅。
    上观心与房。
    三星守故次。
    明月未收光。
    鸡鸣当何时。
    朝晨尚未央。
    还坐长叹息。
    忧忧安可忘。
  • 3
    [宋]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