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

问楼桑、故居无处。
青林留在祠宇。
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
春已暮。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
刘郎良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
登临感怆千古。
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
还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
征鞍且驻。
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作品赏析
【注释】:
楼桑村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故乡,在今河北涿县。据《三国·蜀志·先主传 》:先主(刘备)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童童如车盖,先主少时,常与族中诸儿戏于树下,后因称楼桑里。刘先主死后 ,乡人曾建庙以作纪念。庙在琢县西南十里。遗山于癸卯(1243)九月客燕京(今北京)。这年冬天 ,由燕京回太原 ,道出范阳(即琢县)。这首词,可能作于此时 。如是 ,则金亡已十年,遗山五十四岁。由于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作者在词中抚今追昔,吊古伤今,感慨伤怀,铜驼荆棘之感,充盈于字里行间。后人曾将本词刻于昭烈庙壁,盛传一时。
词的上片是从楼桑村询问刘备故居起调,引出刘备的“祠宇 ”。紧接着以“荒坛”两句直笔描述眼前祠宇的苍凉与寂寞,转入咏叹。“乌声”,是“社散”之后的自然之景。人们于社日(从“春已暮”看,似是春社 )祭神散场之后 ,乌鸦飞来,争食残留的祭品 。着“乌声□”(意当是鸦声喧闹)一景,并非写祠宇中的热闹 ,相反 ,正是为了渲染其苍凉,上应“荒坛”,下照“寂寞”。人迹尽,箫鼓绝,这片天地就成了乌鸦的乐园。这里是写祠宇的荒凉,同时也未尝不是金亡之后那个特定时代的缩影。“春已暮”,特写节侯,开“锦城花重惊风雨”一层锦城,即锦官城 ,成都的别称 ,刘备称帝建都于此。“花重”,因“风雨”而来,花因戴雨而加重。暮春风雨,锦城花重 ,不仅时序惊心 ,亦暗指时代政治的“风雨”可惊。刘备和它的蜀汉政权,就没有经受住那时代风雨的袭击 。“刘郎”良苦 ,刘郎指刘备。“玉垒”、“锦江”,一山一水,皆在四川境内,“尽”,“听任”的意思,这几句说刘备历尽辛苦,据有西川,终于还是不保,听任那戴着青云的玉垒山和秀丽的锦江水,为他“办作一丘土”,埋葬了 。言词之中,明显地流露着作者的同情,惋惜的思想感情,极尽抚今追昔吊古兴叹之意。词的下片,先以“西山好”两句转写眼前现实 。这里的“西山”,盖指北京西郊的西山,在遗山看来,西山是很好的“龙盘虎踞”之地,可金朝已遭焦土之变 ,物是人非,故有“登临感怆千古”之慨。“诸葛”两句,即是词人“感怆千古”的内容:由自己的国变而想到蜀汉的灭亡,不仅对诸葛亮的功绩与评价,也产生了疑问。这是遗山由自己的国变而引起激愤之词 。悯蜀即悯金 ,责诸葛即责金朝诸权臣。“还自语”两句则转为自话。悲痛无以排解,只得就田翁痛饮,遁入醉乡以求片刻解脱而已。这里貌似旷达,实际上乃是悲痛已极的表现。
诗词关键字: 瓦盆 醉乡 鸟声
相关诗词
  • 1
    [明]
    高陵者,吴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盘门外三里。
    其妻吴夫人,子长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与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访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过此,闻父老言地属沙湖金氏墓,上有木如虬龙然,每阴雨,若鬼物操舟荡漾之状。
    人或逐之,不见。
    寻伐树掘地,得金船长二尺许,其怪遂息。
    距今四十余年矣。
    ”是日徘徊其下,久之而归。
    因作此诗,且为著辨,以启封殖之端云。
    炎精昔衰谢,海内皆鼎沸。
    董卓乱天常,曹瞒据神器。
    皇图竟沦没,昭烈尚颠
  • 2
    [明]
    清晨旌节三川去,今日车书万国同。
    燕饯都亭来诏使,停骖乡井访邻翁。
    峰经回雁边声静,峡入啼猿树影空。
    昭烈祠西诸葛庙,秦州城北隗嚣宫。
    神交露立苍茫际,长啸风生感慨中。
    毛伯昔闻周上介,随何今见汉明公。
    布宣德意相如檄,囊括山川太史功。
    河陇从兹兵不构,沴辕此去路相通。
    庭充橘柚陈方物,歌听《巴渝》识土风。
    最是多情江汉水,直随归楫到江东。
  • 3
    [宋]
    涿鹿雄威衮绣乡,早从昭烈起楼桑。
    眼空塞北万夫特,名在巴西千古香。
    将蜀若教星不陨,吞吴未信策非良。
    兴刘不尽英雄志,太息无由问彼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