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凋何足怪。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
| 这首诗《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本不种松筠,早凋何足怪。》是作者对世间万物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荣枯无常、富贵无常的深深理解。 首联“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描绘了初秋时分,池水渐凉,花草凋零的景象。作者通过“卉物多摧坏”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惋惜。 颔联“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进一步描绘了暮色降临前,木槿花先萎谢,未到霜降荷叶就已经败落的景象。这里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人生比作木槿花和荷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接下来的几联中,作者通过描绘池塘中水草菱芰在干旱和无助中枯萎的景象,比喻了那些在权力和富贵中浮沉的人。一旦权势转移,他们就像池塘中的水草菱芰一样,憔悴而无所依。这些诗句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无常的深深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荣枯无常、富贵无常的深深理解。诗中蕴含着深深的哲理和智慧,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