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生涯一九节筇,老境五十六翁。
不堪上补黼黻,但可归教儿童。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文徵明的自画像,通过描绘自己生涯的最后阶段,表达了年老时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坦然。 首句“生涯一九节筇”,诗人以自己的筇竹杖作为象征,描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筇竹杖,是一种用筇竹制成的手杖,常被文人用作行路的象征。在这里,诗人用“一九”这个数字,表达了自己漫长而丰富的一生。 “老境五十六翁”一句,诗人以五十六岁高龄的形象概括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不堪上补黼黻”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年老时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遗憾。“黼黻”是指古代帝王、大臣穿礼服上的彩色花边,这里借指政治。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无法再为朝廷效力,只能默默地教导儿童。 最后一句“但可归教儿童”,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接受了无法再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事实,表达了对未来的坦然和对生活的热爱。他选择回归家庭,教导儿童,体现了他的家庭观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晚年生活和表达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坦然面对。诗人的自画像不仅是他个人的回忆录,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诗词关键字: 老境 不堪 生涯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