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李伯阳赞三首》

道是太乙元君,又是河上丈人。
渺渺太清之境,巍然道德之身。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道家思想为基调,描绘了一位道家高人的形象。 首先,“道是太乙元君,又是河上丈人”这两句诗中,诗人将这位道家高人比作太乙元君,这是对道家至高无上的神祇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这位高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为和智慧。接着,诗人又用“河上丈人”来形容这位高人,这是道家传说中的一位得道高人,代表着这位高人的道德品质和学问修养。 “渺渺太清之境”描绘了这位高人所处的环境,这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清幽渺茫的仙境,充满了道家追求的超脱尘世的意境。而“巍然道德之身”则是对这位高人的道德品质和修为的高度赞扬,他是一位道德高尚、修行深厚的人,巍然屹立于世间的道德之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崇敬和对这位高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这首诗充满了道家思想的韵味,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词关键字: 丈人 道德 又是
相关诗词
  • 1
    [魏晋]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遥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
    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
    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
  • 2
    [宋]
    青牛西去伯阳翁,当年夫子叹犹龙。
    立言为恐真风丧,岂知言立丧真风。
  • 3
    [宋]
    伯阳道德释迦心,夫子文章尽可寻。
    饱食暖衣都不顾,可怜容易过光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