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朱寀捕蝗诗》

捕蝗之术世所非,欲究此语兴於谁。
或云丰凶岁有数,天孽未可人力支。
或言蝗多不易捕,驱民入野践其畦。
因之奸吏恣贪扰,户到头歛无一遗。
蝗灾食苗民自苦,吏虐民苗皆被之。
吾嗟此语祗知一,不究其本论其皮。
驱虽不尽胜养患,昔人固已决不疑。
秉蟊投火况旧法,古之去恶犹如斯。
既多而捕诚未易,其失安在常由迟。
诜诜最说子孙众,为腹所孕多昆蚳。
始生朝亩暮已顷,化一为百无根涯。
口含锋刃疾风雨,毒肠不满疑常饥。
高原下湿不知数,进退整若随金鼙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讨论捕蝗的方法和其背后的社会问题。作者通过层层深入的解析,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灾害和官吏贪虐下的苦难,并呼吁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的现象。 首段,作者引用了不同人对捕蝗方法的看法,有人认为蝗灾是自然的灾害,无法通过人力解决,也有人认为捕蝗工作过于困难,驱使百姓进入荒野践踏田地,甚至利用贪官污吏来欺压百姓,使得百姓无处可逃。 第二段和第三段,作者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虽然蝗灾确实存在,但并非无法解决。古人的方法如“秉蟊投火”等,虽然捕蝗不易,但并非完全无法做到。而那些认为难以捕蝗的观点,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根源在于社会问题。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描绘了蝗虫繁殖和危害的情景,以及百姓在灾害中的苦难。他通过比喻,将蝗虫比作口含锋刃的毒蛇,疾风暴雨般的毒蛇,表达了百姓在灾害和官吏欺压下的痛苦。 最后一段,作者提出了解决之道——关注民生。他呼吁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百姓的生存状况,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的现象。他强调了“诜诜最说子孙众”的重要性,即让百姓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自己和他们的子孙。只有解决了民生问题,才能真正地减少灾害和官吏欺压带来的苦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深入剖析捕蝗的方法和社会问题,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它提醒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的现象。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诗词关键字: 此语 蝗灾 锋刃
相关诗词
  • 1
    [宋]
    病枕经年卧沃洲,满庭枫叶又吟秋。
    书来如见旧人面,读了还添尘世愁。
    忧国至今遗白发,穷经空自愧前修。
    武夷休作相思梦,我已甘心老此丘。
  • 2
    [明]
    十日春无一日晴,闭门听雨不胜情。
    江华偏向愁边发,池草多从梦里生。
    西北星摇天不动,东南潮落海如倾。
    却怜臣甫忧时切,夜夜遥瞻北斗城。
  • 3
    [宋]
    广微才华殆天付,十岁孤山有佳句。
    又梦东林饮虎溪,叹息清风人不悟。
    自尔所见无全牛,桐柏昆仑日倾注。
    葱茏晓景破新花,蹭蹬老拳擒脱兔。
    身勤事左竟何成,巧迫化工天所怒。
    两鬓星星沧海头,强学禅那慰迟暮。
    昨夜灯花吐金粟,晓烹鲤鱼得尺素。
    笑我徜徉吴楚间,经卷酒卮随所遇。
    人生迕意十八九,月得解颜能几度。
    著书准易空自疲,服药求仙良亦误。
    北风老矣无能为,行看黄鹂语飞絮。
    安得从君醉百场,落笔珠玑不论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