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 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 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 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 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 常闻古人语,损益周必复。 今日谅甘心,还他太仓谷。 |
| 这首诗的标题是《有吏夜叩门》,它是一首对吏治腐败的深刻批判,对贪官污吏的强烈谴责。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贪官敲诈百姓的场景,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愤慨和无奈。 首先,诗人描绘了夜深人静时,一个官吏突然敲响了家门,高声催促百姓缴纳粮食。这种突如其来的打扰,让家人无法安睡,只能早早起床准备。接着,诗人描述了官吏如何威逼百姓交出粮食,甚至用簸箕扬净粮食,像珠子一样一粒粒数清数量。如果数量不达标,官吏还会鞭打甚至责罚家中的仆人。 然后,诗人回顾了自己过去的经历,虽然曾经担任过一些官职,但因为能力不足,连授四命官职都未能胜任,白白占据了十年的俸禄。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无能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自嘲。 最后,诗人引用古人的话,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期待和信念。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损益和改革,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好。然而,面对当前的贪官污吏,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接受现实,不再奢望改变。 整首诗语言犀利,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腐败的痛心疾首和对公正社会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