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自咏》

钝似窗间十月蝇,淡如世外一孤僧。
心劳抚字虽亡补,笔判虚空却粗能。
厌见文书衔客袖,但思蔬水曲吾肱。
何时却宿云门寺,静听霜钟对佛灯。
作品赏析
这首诗《钝似窗间十月蝇,淡如世外一孤僧》是一首对生活的淡泊和对云门寺静谧生活的向往的诗。 首联“钝似窗间十月蝇,淡如世外一孤僧”,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状态,既不热烈如燃烧的火焰,又不明锐如尖锐的刀锋,就像窗前十月的小蝇,虽无活力,却也未尝不可爱。同时也形容自己像世外的一位孤独僧人,远离尘世,保持淡泊。 颔联“心劳抚字虽亡补,笔判虚空却粗能。”表达了诗人对于繁琐的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诗人尽管努力去处理繁琐的事务,却发现无济于事,而笔下的文字,尽管在虚无中却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颈联“厌见文书衔客袖,但思蔬水曲吾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他厌倦了公文的处理,只想回到乡间,过着蔬菜水谷的生活,这里也暗喻了诗人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 尾联“何时却宿云门寺,静听霜钟对佛灯。”诗人最后表达了对云门寺的向往,他渴望能够离开尘世的纷扰,到云门寺去,在那里,他可以静静地听着钟声,对着佛灯,寻找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纷扰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诗词关键字: 佛灯 静听 文书
相关诗词
  • 1
    [唐]
    为报玉川子,知君未是贤。
    低头虽有地,仰面辄无天。
    骨肉清成瘦,莴蔓老觉膻。
    家书与心事,相伴过流年。
    卢子躘踵也,贤愚总莫惊。
    蚊虻当家口,草石是亲情。
    万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
    翻悲广成子,闲气说长生。
    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
    生涯身是梦,耽乐酒为乡。
    日月黏髭须,云山锁肺肠。
    愚公只公是,不用谩惊张。
  • 2
    [明]
    我有安乐处,名为建德乡。
    唱于风起籁,虚白月生光。
    自谓青云馆,何惭绿野堂。
    傍窗低竹几,临水小绳床。
    居士斋时卧,先生醉后狂。
    眼前无异物,身外有余粮。
    蔬食寻常饭,荤腥间或尝。
    净神三遍咒,暖室一炉香。
    念念归真境,心心向道场。
    世间安饱事,一切不思量。
  • 3
    [宋]
    出郭无多路,萦回入翠微。
    水边寒艇泊,松下老僧归。
    藏古神抄供,亭幽客掩扉。
    自来还自咏,不觉到斜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