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赋得数蓂》

将课司天历,先观近砌蓂。
一旬开应月,五日数从星。
桂满丛初合,蟾亏影渐零。
辨时长有素,数闰或馀青。
坠叶推前事,新芽察未形。
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读,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理解和人生哲理。 首句“将课司天历,先观近砌蓂”,描述了作者在准备使用天文历法时,先观察了近期的蓂荚(一种常用于古代天文历法中表示月数的植物)的变化。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天文历法的重视,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入理解。 “一旬开应月,五日数从星”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理解。他观察到每十天出现一次应月的时机,五天是一个周期。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规律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的严谨和精确。 “桂满丛初合,蟾亏影渐零”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盈亏变化的观察和理解。满丛的桂花初合时,月亏的影子也逐渐消失。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也暗示了他对人生的理解:虽然有起有落,但总会有新的开始和希望。 “辨时长有素,数闰或馀青”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灵活运用和理解。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辨季节的长短,计算闰年的可能性。这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灵活运用和精确把握。 “坠叶推前事,新芽察未形”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他通过落叶来回顾过去的事情,通过新芽来观察未来的趋势。这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也体现了他的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最后,“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在尧年的开始是今年的开始,也是瑞兆千年的开始。这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的远大抱负和宏伟志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对天文历法、时间规律、自然现象、人生哲理等方面的观察和理解,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时长
相关诗词
  • 1
    [元]
    ,谁人得数登临。
    看公钟鼎何心。
    凤味东边小筑,桃李作高林。
    道诗书教子,绝胜黄金。
    千年尚禽。
    肯随世、漫浮沉。
    好在传家棠树,培壅清阴。
    年高德劭,似一日、春光一日深。
    青镜里、白发休侵。
  • 2
    [唐]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
    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何尝一日不相思。
    杜拾遗,知不知?
    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
    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
    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
    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
    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
    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
    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步青云端。
    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
    英才特达承天眷,公卿无不相钦羡。
    只缘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

  • 3
    [唐]
    上林宫馆好,春光独早知。
    剪花疑始发,刻燕似新窥。
    色浓轻雪点,香浅嫩风吹。
    此日叨陪侍,恩荣得数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