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 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扶疏。 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 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 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 始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 会将筑室返耕钓,相与此处吟山湖。 |
| 这首诗《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是一首对佛教禅宗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深敬仰和领悟。 首段描绘了禅宗的洗涤心灵、无物挂怀的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向往和追求。第二段则通过描绘禅堂的环境,如置石、立竹等,进一步展示了禅宗的清净无为、自然自在的精神风貌。第三段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救时勇气的反思,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困惑。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认识到进退都有其理,造次未可分贤愚,这表明他正在寻求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越。最后一段中,诗人表达了将筑室返耕、吟山湖的愿望,这表明他希望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深敬仰和领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