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遍阑干十二楼。 |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倚遍阑干十二楼》是宋代诗人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倚遍阑干十二楼”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良辰美景虚设、流光易逝、壮志难酬之际,借酒浇愁、放浪形骸的行为,以及在疏狂、颓放的生活表象下,深藏的感伤和孤寂之情。 首句“倚遍阑干十二楼”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在十二楼中反复倚遍的无奈与愁苦。十二楼,原意是仙人所居之阁,这里用来借指人世繁华。然而,倚遍阑干,却不见一处风景不凄清,不一处繁华。这似乎是在暗示作者所处环境的冷清与寂寞,以及他四处寻觅却无果的孤独和落寞。 “十二”这个数字,在这里并非确指,而是强调了作者在寻觅中不断失望和怅惘的心情。同时,“倚遍”一词,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疏狂态度,尽管内心深处充满了感伤和孤寂,但表面上却要装作疏狂放浪。 “愁来无那心情好”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这里的“无那”意为无奈,表达了作者在愁苦之中无法排遣的心情。而“心情好”则是一种反语,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苦涩和压抑。 “强把笙歌聊自遣”一句,则表达了作者试图通过寻欢作乐来排解内心的愁苦,但“强”字却表明了他的无奈和无力。这里的“笙歌”并非实指音乐歌舞,而是借代欢娱之事,表达了作者试图用外在的娱乐来掩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最后,“老来欢聚最难教”一句,再次强调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这里的“老来”并非指实际年龄,而是表达了作者对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感慨。而“欢聚最难教”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友情的渴望,但因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却难以得到满足。 总的来说,《倚遍阑干十二楼》这首词以倚遍阑干、强自遣闷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冷清寂寞的环境中内心的愁苦和孤寂之情。整首词语言简练质朴,情感深沉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