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者陵夷此道穷,千秋止有一扬雄。 当时荐口终虚语,赋拟相如却未工。 |
| 这是一首对古代文人进行客观评价的诗,通过对扬雄和相如的对比,表达了对儒学传承的深深忧虑。 首句“儒者陵夷此道穷”描绘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场景:儒学逐渐衰落,这一道义也因此而陷入困境。诗人用“儒者”代指那些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学的人们,用“此道穷”表达了儒学传承的艰难和困境。 “千秋止有一扬雄”是对扬雄的评价,诗人认为尽管扬雄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但儒学的传承却仍然面临困境,千年间只有扬雄一人能够代表。这表达了诗人对儒学传承的深深忧虑。 “当时荐口终虚语,赋拟相如却未工”这两句诗则是对扬雄的赋作和其人品的评价。诗人认为扬雄虽然擅长赋作,但在推荐自己时却未能如愿以偿,最终只能落空。这反映了扬雄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同时,诗人也指出扬雄的赋作虽然可以媲美相如,但在其他方面却有所不及。 整首诗通过对扬雄和相如的对比,表达了对儒学传承的深深忧虑和对扬雄的客观评价。诗人通过描绘儒学的困境、扬雄的人品和赋作等方面的不足,提醒人们要正视现实,积极面对挑战,努力推动儒学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学的人们寄予了深深的期望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文人进行客观评价的佳作,通过对扬雄和相如的对比,表达了对儒学传承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