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昔建炎南渡时,兵间脱死命如丝。 奉亲百口一身在,许国寸心孤剑知。 坐有客瘖堪共醉,身今病忘莫求医。 出门但畏从人事,临水登山却未衰。  | 
| 忆昔建炎南渡时,兵间脱死命如丝。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回忆起建炎年间南渡时的情景,描述了在战乱中逃脱一死,生命如同丝线般脆弱,随时可能断裂的惊险情境。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作者在生死边缘的挣扎和求生之不易。 奉亲百口一身在,许国寸心孤剑知。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的忠诚。作者在战乱中能够保全自己的生命,是因为有家人的支持与关爱,同时也因为心中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和信念。这种忠诚和信念如同孤剑一般,始终伴随着作者,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和支撑。 坐有客瘖堪共醉,身今病忘莫求医。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乱中的孤独和苦闷。虽然身边有忠实的朋友相伴,共同饮酒畅谈,但作者的身体却出现了疾病,让他无法寻求医治。这反映了作者在战乱中的身心疲惫和疾病缠身的苦楚,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健康的渴望。 出门但畏从人事,临水登山却未衰。 最后一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离开战乱之地后,虽然不再与人事纷扰,但仍然喜欢外出游历,无论是临水还是登山,都让他感到精神焕发。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作者在战乱之后重获自由和宁静的喜悦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建炎南渡时期战乱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眷恋、对国家的忠诚、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健康和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在战乱中的身心疲惫和疾病缠身的苦楚,以及在战乱之后重获自由和宁静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