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早晨雨后山间的美丽景象。
首句“晓雨泉争向”,描绘了清晨的雨势,雨水争先恐后地向低处流淌,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而清新的基调。第二句“春山莺乱啼”,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山间,春意盎然,黄莺乱啼,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将雨后山间的静态美与动态美相结合,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第三句“流云两三片”继续描绘天空的景色,几片流云轻轻飘过,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流动的元素。而“移过石桥西”则描绘了云彩移动的动态过程,通过视觉的转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推移和流动。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描绘的画面优美动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流云的移动,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使人对生命和时间的短暂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早晨雨后山间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以及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
|
创作背景
**《野外》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景翩翩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景翩翩与情人董研交好,但董研离开她入京后,杳无音信,使她感到失望和痛苦。因此,她创作了《野外》这首诗,表达了对昔日情人的思念,也抒发了因感情受挫而避世的心情。
相关诗词
-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离别,安知慕俦侣?
-
可惜九城落照,被遮一带遥山。
凉波澹澹欲生烟。
悲风来野外,秋气满尘寰。
早识身如传舍,未知心遣谁安。
紫薇朱槿已开残。
今宵明月好,休去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