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境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衰老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首联“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描述了作者在风烛残年之际,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春天的来临了。中风和悬车是形容衰老的词语,其中中风指的是身体受到风邪侵袭,而悬车则是指车辕从车辕上悬下来,形容人已经不能像年轻时那样行动自如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衰老的无奈和感慨。 颔联“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境况。周南指的是《诗经》中的《周南》,是周朝的诗集,其中的“留滞”表示作者已经无法像年轻人那样行动自如了;而“汉上羸残号半人”则表示作者在汉水上已经身体衰弱,只能发出半人的声音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衰老的悲凉和无奈。 颈联“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表达了作者对子孙的期望和对人际关系的淡漠。虽然作者有一些文章可以传给子孙,但是已经无法再与亲友进行书信往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影响子孙,而不是追求人际关系的热闹和繁华。 尾联“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表达了作者对衰老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虽然作者已经无法像年轻人那样行动自如了,但是作者仍然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他认为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仍然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无用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境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衰老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