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行至椹涧作》

霜後叶初鸣,羸骖遶涧行。
川原人远近,禾黍日晴明。
病质惊残岁,归涂厌暮程。
空林聚寒雀,疑已作春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霜後叶初鸣,羸骖绕涧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优美诗篇。通过对霜后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羸骖行动的细致刻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悟。 首联“霜後叶初鸣,羸骖绕涧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霜后树叶的鸣叫,以及瘦弱的马匹在山涧间行走的情景。这里的“初鸣”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鸟鸣,而是指经过霜冻的树叶在寒风中瑟瑟作响,给人一种独特的秋日之感。而“羸骖绕涧行”则形象地描绘了马匹在山间小径上艰难行走的情景,给人一种孤独、寂寥的感觉。 颔联“川原人远近,禾黍日晴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原野,看到了远近的人们正在辛勤劳作,以及高高的禾黍在晴空下显得格外鲜明。这一联描绘了秋日田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颈联“病质惊残岁,归途厌暮程”,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由于岁暮病体困扰,诗人感到疲惫不堪,同时也对归途中的漫长旅程感到厌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忧虑,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 尾联“空林聚寒雀,疑已作春声”,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空旷的树林中聚集着寒雀,这些鸟儿的鸣叫声让诗人想起了春天的声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秋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期待。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远近
相关诗词
  • 1
    [魏晋]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 2
    [宋]
    武夷山里一溪横。
    晚风清。
    断霞明。
    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
    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
    羽人同载小舟轻。
    玉壶倾。
    荐芳馨。
    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
    一梦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
  • 3
    [明]
    路险仍遭雨,人疲又绝粮。
    山花空的历,我马自玄黄。
    草屋家家破,秋田处处伤。
    昔年羁宦者,青史著欧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