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

人在犂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
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农夫在田间劳作,诗人自己隐居在山间小屋的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人在犂锄烟水乡”,诗人以一个正在田间劳作的农夫形象开篇,描绘出一幅烟水朦胧、田野繁忙的乡村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个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结茅高卧小松岗”,诗人接着描绘了自己在山间小屋的生活场景。他搭建了一座茅屋,高卧其中,周围环绕着小松树。这个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敕封真静先生号”,诗人自称“真静先生”,这是他给自己取的号,暗示了他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愿望。敕封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因为朝廷的封号是对他品德和行为的肯定。 “一卷仙经一炷香”,最后一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他闲暇时阅读仙经,点燃香炉,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个细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仙道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和山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名利的情怀。
诗词关键字: 水乡 先生
相关诗词
  • 1
    [唐]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 2
    [宋]
    皦皦志士心,玉壶冰露寒。
    整冠默危坐,抚卷慨永叹。
    胶扰天下事,岂逃吾静观。
    是心本如水,风过成涛澜。
    蚁或作牛斩,雀常用珠弹。
    万境各颠倒,何者为忧叹。
    圣学有宗盟,口血应未乾。
    进修在覆篑,趋舍防奔湍。
    正须极高深,乾坤见倪端。
    规摹括四代,宗庙富百官。
    譬如入玉府,璆琳杂琅玕。
    逢原在左右,谅非登一难。
  • 3
    [宋]
    橘记一年景,梅泄小春英。
    见说彭成仙隐,对此庆生辰。
    寿比太公欠一,年并楚丘逾九,益壮异常人。
    细数称觞日,信宿两弥旬。
    戏莱衣,桥梓列,桂兰荣。
    一门盛事难得,一子两层孙。
    休论若儿渠父,差胜杨椿黄琬,四代眼前亲。
    积善有馀庆,享福百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