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 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 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 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 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 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怜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 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 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哀有馀,夫何激衰懦。 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个湖外的客人在战乱时期的心境。他看到战争的混乱,感到愧疚和无奈。他决定投身到救助百姓的行动中,但他的内心挣扎使他感到困难。他感叹杀戮贤良的行为,并认为自己无法像男子一样面对这种局面,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 诗中描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痛恨,对无辜百姓的同情,以及对杀戮行为的谴责。他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并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恢复和平做出贡献。 诗中的“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百姓的深深同情,他看到他们遭受苦难,感到心痛。他愿意像灌溉田地一样,为他们提供帮助。 此外,“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信心,他认为军队能够团结一致,迅速行动,为恢复和平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它展示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他对人民的关爱和同情。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感人的诗篇,它激励着人们为和平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