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 道人方丈应无梦,想复长吟拟慧休。 |
|
这首诗《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 道人方丈应无梦,想复长吟拟慧休。》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首句“山木悲鸣水怒流”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悲凉的鸣声,水流在狂怒地奔腾。这里的“悲鸣”和“怒流”都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第二句“百虫专夜思高秋”则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寂静和深思。各种昆虫在夜晚发出各种声音,但在这个高秋的夜晚,它们似乎都在沉思。这里的“思”字用得巧妙,既表达了昆虫们的内心活动,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思考和情感。 第三句“道人方丈应无梦”转向了主题,表达了对道人禅定的赞美和对修行的思考。方丈是道人居住的地方,应是无梦的净土。这里的“应”字表达了一种推测和期望,暗示了道人已经达到了无梦的境界。 最后一句“想复长吟拟慧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向往和对慧休的敬仰。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模仿慧休的样子,长吟不辍,表达了对修行的执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寂静、深思和修行的主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修行的向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