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梅圣俞大雨见寄》

夕云若颓山,夜雨如洪渠。
俄然见青天,焰焰升蟾蜍。
◇忽阴气生,四面如吹嘘。
狂雷走昏黑,惊电照夔魖。
搜寻起龙蛰,下击墓与墟。
雷声每轩轰,雨势随疾徐。
初若浩莫止,俄收◇无余。
但挂千丈虹,紫翠横空虚。
顷刻百变态,晦明谁卷舒。
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
扰扰泥淖中,无异鸭与猪。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
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瀦。
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夜雨后的夕云、雷电、龙蛰、墓墟、水势等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首先,诗中描绘的夕云、夜雨、雷电等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变化。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壮观的场景中。在夕云的描绘中,作者使用了“若颓山”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夕云的沉稳和壮观;在夜雨的描绘中,作者使用了“如洪渠”这样的比喻,表现了雨势的浩大;在雷电的描绘中,作者使用了“焰焰升蟾蜍”、“狂雷走昏黑”、“惊电照夔魖”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雷电的威力和震撼。 其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在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观之后,作者又转向了对下层人民的描绘。他通过描述水潦、泥淖、无蔽身之所等场景,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困苦的同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如“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恐为瀦”等词语,表现了自己在京师生活的艰难和困苦。 最后,诗中的“墙壁豁四达”等句子,也表现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乐观和豁达。尽管生活艰难,但作者仍然保持了乐观的心态,认为自己的家虽然没有贮蓄,但仍然能够保持安全和舒适。这种乐观和豁达的态度,也是作者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勇气的表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下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的乐观和豁达的态度,也表现了作者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勇气的精神风貌。
诗词关键字: 晦明 扰扰 古屋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2
    [明]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 3
    [唐]
    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
    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
    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
    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