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从内容上看,它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 首联“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中,诗人将桓公的名字与古老的废井相对比,表达出历史的悠久和恒常不变的主题。桓公在这里象征着历史上的名人,他们的名字已经久远,但废井依然存在,象征着永恒的自然和不变的真理。 颔联“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描绘了废井周围的景色,井壁石甃被苍苔覆盖,显得冷峻而古老;寒泉中映照着明亮的月亮,形成一幅清冷的画面。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废井的环境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颈联“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迁,秋天梧桐落叶,而春天桃花盛开,表现出自然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循环。这一联也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充满了哲理意味。 尾联“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则表达了对于废井的深邃和清澈的赞美,废井位于偏远之地,很少有人能够看到它的清澈。这里也暗示了真理和智慧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需要人们去发现和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废井这一象征,表达了历史的悠久、自然的恒常、生命的轮回和真理的深邃。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风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赞美。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废井 远人
相关诗词
  • 1
    [唐]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
    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
    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 2
    [唐]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 3
    [清]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
    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