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怜法曹三尺啄,不辩太仓五升米。 胡奴走送今寂然,公路如何令至此。 春花秋月千首诗,一字不曾堪疗饥。 黄独已空鑱底用,玉徽冻脱琴为灰。 穷鬼偏随天下士,再结柳车君但试。 不应满腹贮六奇,岂有逐贫无一计。 诗中哀怨海样深,青灯搔首夜沉沉。 一尊往慰风雨晚,莫管带围宽一眼。 |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贫困和艰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哀怨。 首先,诗中提到了“法曹三尺啄”,这是对生活艰难的描绘,暗示了食物的匮乏。而“不辩太仓五升米”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困苦,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满足。 接着,诗中又描绘了送“胡奴”的艰辛,以及“公路”的不闻不问,这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然后,诗中提到了“春花秋月千首诗”,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但诗人却因为生活的困苦,无法从中得到慰藉。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的残酷却使他无法享受。 黄独和琴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难。黄独的空洞和琴的破损,都象征着诗人生活的困苦和无奈。 诗中的“穷鬼”和“再结柳车君”,是诗人对生活艰难的自我调侃,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 最后,“不应满腹贮六奇,岂有逐贫无一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失望和无奈,他不再期待生活能有转机,也不再有逐贫的计策。 整首诗充满了哀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无奈和哀怨。在深夜的青灯下,诗人搔首踌躇,无人能解他的忧愁。尽管如此,他仍然愿意去尝试新的生活,去面对新的挑战。这种坚韧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