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发粟至石陂寺》

蓦水穿山近更赊,三更燃火饭僧家。
乘田有秩难逃责,从事虽勤敢叹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行山间,与僧人共餐,并感叹自己责任和辛劳的诗。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夜行山间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而诗人却选择在三更时分,冒着严寒,前往山中的寺庙寻求歇息。这种勇气和决心,以及他对生活的坚韧态度,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蓦水穿山近更赊,三更燃火饭僧家”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夜行山间的情景。他沿着溪水穿越山间,夜深人静,更显寂寥。“近更赊”这个词用得十分巧妙,既写出了时间的晚,又写出了环境的静谧和深远。他在寺庙中与僧人共进晚餐,并在三更之时生火做饭,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的坚韧和乐观。 “乘田有秩难逃责,从事虽勤敢叹嗟”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责任感和辛劳。“乘田有秩”指的是他作为管理牧场的官员,有责任管理好牧场,防止牛马丢失。“难逃责”表达了他的责任感和压力。而“从事虽勤”则表达了他的辛劳和付出。“敢叹嗟”则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即使辛苦,也不会抱怨和叹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行山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坚韧、责任感和辛劳。他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责任的担当。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责任和压力。
诗词关键字: 难逃 从事
相关诗词
  • 1
    [唐]
    金玉不论富,癯然学孟轲。
    两番新贡士,半世老监河。
    发粟岁无歉,横桥春不波。
    阴功写难尽,留与邑人歌。
  • 2
    [宋]
    哀哀民何辜,遭此凶歉厄。
    初闻数米炊,次复并日食。
    草根掘欲尽,木皮屑不给。
    疲老就枯僵,少壮作捐瘠。
    千百存什一,乌喙仍菜色。
    朝忧夕恐惧,不得见新麦。
    城市逐末徒,奔走困贵籴。
    剥床遂及肤,近半死于疫。
    吾皇素仁惠,一念轸饥溺。
    发粟通有无,宽逋已徵索。
    郡县乏宣化,鞭扑庭下赤。
    贪官猴而冠,健吏虎而翼。
    天灾偶参会,人意莫致诘。
    淮楚困烽尘,荆蜀毙锋镝。
    湘潭烦调戌,洪赣事供亿。
    昔闻憔内地,可以称乐国。

  • 3
    [宋]
    白雪农家瑞,亦使天下寒。
    陋巷无饥民,此瑞古所难。
    上方播春仁,发粟赒饥餐。
    一饱生欢心,万户各获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