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

伯时作《龙眠山庄图》,由建德馆至垂云沜,著录者十六处,自西而东凡数里,岩崿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胜金岩、宝华岩、陈彭漈、鹊源。
以其不可绪见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为之记,又属辙赋小诗,凡二十章,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
建德馆龙眠渌净中,微吟作云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风主。
墨禅堂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华岩堂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
画作正定看,于何是佛性。
云芗阁清溪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景的诗,由苏轼所作。诗中描述了伯时所作的《龙眠山庄图》中的建德馆至垂云沜的景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邃禅意。 首联“建德馆龙眠渌净中,微吟作云雨”,描绘了建德馆周围的景色,清澈的湖水如镜,仿佛可以从中看到未来的云雨。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处得到了灵感,仿佛可以创作出如云雨般丰富的作品。 颔联“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风主”,诗人以幽居在建德馆的隐士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这里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的风光如清风般清新自然。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各个场景,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和对禅意的理解。如“墨禅堂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这里表达了画中的禅意,即画家的内心无拘无束,与万物和谐相处。又如“云芗阁清溪便”,这里描绘了溪水清澈流畅的景象,暗示了禅意中的自在和随缘。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解读,表达了诗人对山水风景的热爱和对禅意的理解。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苏轼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令人陶醉于诗中的美景和禅意之中。
诗词关键字: 禅堂 舒卷 游者
相关诗词
  • 1
    [唐]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 2
    [唐]
    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
    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
    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
    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
    萧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鱼。
  • 3
    [唐]
    南洛师臣契,东岩王佐居。
    幽情遗绂冕,宸眷属樵渔。
    制下峒山跸,恩回灞水舆。
    松门驻旌盖,薜幄引簪裾。
    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
    云霞仙路近,琴酒俗尘疏。
    乔木千龄外,悬泉百丈馀。
    崖深经炼药,穴古旧藏书。
    树宿抟风鸟,池潜纵壑鱼。
    宁知天子贵,尚忆武侯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