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 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 |
|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类活动的诗,通过对一个名为“圩”的地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理解和欣赏。 首两句“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中,“何代何人”是一个疑问句,引发读者对圩的起源的好奇心。“作此圩”表明这个地方是人为创造的。而“石顽土腻”描绘了圩的质地和环境,暗示了这里的特殊地理条件。“铁难如”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特殊性质,似乎连铁器都无法在这里轻易地工作。这种描绘方式充满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的两句“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描绘了圩的春景,也就是每年二月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的“桃花水”是一种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雨水。而“如律”则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规律性和秩序性,如同音乐中的律动。最后,“石臼湖”是雨水归宿之地,也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地方。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圩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在圩中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理解和欣赏。同时,诗人也通过“桃花水”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力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