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方清净居,多被僧所占。 既无世俗营,百事得丰赡。 家居每纷薄,奉养出寒欠。 昔年旅东都,局促吁已厌。 城西近精庐,长老时一觇。 每来获所求,食饱山茶酽。 尘埃就汤沐,垢腻脱巾韂。 不知禅味深,但取饥肠餍。 京城苦烦溷,物景费治染。 吴都况清华,观刹吐光艳。 石矼度空阔,泉溜泻深堑。 经过未足多,终老应长歉。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清净居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京城生活的厌烦。清净居士的生活方式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他们远离世俗的纷扰,过着简单而丰足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让作者感到羡慕,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京城繁忙、混乱生活的厌倦。 首段描绘了清净居士的生活环境,他们居住的地方被僧人所占据,既无世俗的纷扰,百事得丰赡。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和安详。接着,作者通过对比居士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居士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诗段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苦于烦溷,物景费治染。这表达了他对京城生活的不满和厌烦,觉得一切都变得复杂和混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吴都(即吴地)的向往,那里有清华的观刹、空阔的石矼、泉溜泻深堑等美景,这些都是他向往的生活方式。 诗中的“四方清净居,多被僧所占”一句,通过描绘清净居士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吴都况清华,观刹吐光艳”则表达了对吴地美景的向往,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净居士的生活和作者在京城的生活,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混乱、烦扰生活的厌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