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秋暮雨》

禾穟轻黄尚浅青,村舂已报隔林声。
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
作品赏析
这首诗《禾穟轻黄尚浅青,村舂已报隔林声。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是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其特点是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意象美和象征主义手法。 首句“禾穟轻黄尚浅青”描绘了初秋的田野,稻谷的穗头轻黄,颜色尚浅,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视觉和色彩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田野的美丽和丰收的希望。 “村舂已报隔林声”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宁静被打破,村里的舂米声隔着树林传了过来,打破了夜的寂静。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绘,展现了乡村夜晚的生动和活力。 “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雨后清晨的惊喜之情。他惊讶于原本的暮色竟然变成了清晨,抬头看见雨后的双虹在远处格外明亮。这句诗通过时间、视觉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惊叹。 整首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描绘,展现了乡村清晨雨后的美丽景色和丰收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同时,诗人通过双虹这一自然现象,寓意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丰富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同时,诗人通过象征主义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生活联系起来,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意义。
诗词关键字: 暮色
相关诗词
  • 1
    [宋]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
    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
    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
    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
    时载酒,调冰雪。
    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
    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
    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 2
    [明]
    习静厌纷扰,幽寻给孤园。
    倏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鸟落天镜,千花秀禅门。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
    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
    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
  • 3
    [明]
    官闲似与病相宜,朝谒俱无起独迟。
    禁苑蝉声移物候,空山木叶报君知。
    薄游丘壑何尝废,雅与琴书每自随。
    闻说潘生归骑省,却因词赋动秋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