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忆昔》

忆自梁州下益州,身闲处处醉红楼。
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
诗思已惭驰阵马,目光犹觉射车牛。
莲峰日观何时到?
下看人间万里秋。
作品赏析
这首诗《忆自梁州下益州,身闲处处醉红楼》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生活的诗,通过对不同地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身闲自在、醉生梦死的状态。 首联“忆自梁州下益州,身闲处处醉红楼”,诗人回忆起从梁州到益州的旅程,表达了自己身在旅途的闲适和愉悦。其中,“梁州”和“益州”是古代中国的地名,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地名来象征旅程的开始和结束。而“身闲”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轻松和自在,“处处醉红楼”则描绘了旅途中的繁华和热闹,诗人陶醉在如梦如幻的楼阁之中。 颔联“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旅程,如果早知道旅途中的繁华只是虚幻的,后悔没有常常把握住与朋友把酒言欢、畅谈人生的机会。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生活的反思和感悟,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颈联“诗思已惭驰阵马,目光犹觉射车牛”,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感受,诗思已经变得迟钝,而目光仍然敏锐。这里诗人用“阵马”、“车牛”等意象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生活的态度,即既不沉迷于繁华,也不过于清醒。 尾联“莲峰日观何时到?下看人间万里秋”,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够登上莲峰、日观等名山胜地,俯瞰人间万物。这里诗人用“莲峰”、“日观”等象征高远、神圣的地方来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诗思 秉烛 早知
相关诗词
  • 1
    [明]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
    两眼相逐走不歇,天帝愍其劳逸不调生病患,申命守以两鬼,名曰结璘与郁仪。
    郁仪手捉三足老鸦脚,脚踏火轮蟠九螭。
    咀嚼五色若木英,身上五色光陆离。
    朝发旸谷暮金枢,清晨还上扶桑枝。
    扬鞭驱龙扶海若,蒸霞沸浪煎鱼龟。
    辉煌焜耀启幽暗,燠煦草木生芳
  • 2
    [唐]
    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
    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 3
    [唐]
    忆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
    曾师轩黄友尧汤,混迹和光佐周武。
    周之天子无仙气,成武康昭都瞥尔。
    穆王粗识神仙事,八极轮蹄方逞志。
    鹤发韬真世不知,日月星辰几回死。
    金鼎作丹丹化碧,三万六千神入宅。
    仙兄受术几千年,已是当时驾鸿客。
    海光悠容天路长,春风玉女开宫院。
    紫笔亲教书姓名,玉皇诏刻青金简。
    桂窗一别三千春,秦妃镜里娥眉新。
    忽控香虬天上去,海隅劫石霄花尘。
    一从仙驾辞中土,顽日昏风老无主。
    九州争夺无时休,八骏垂头避豺虎。
    我亦玄元千世孙,眼穿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