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汤叔度雪》

道得闲来尽未闲,颇缘幽事扰心间。
卧听雪作披衣起,不待天明带月看。
更觉梅枝殊摘索,只惊蓬鬓却羁单。
飞花岂解知人意,风里时时戏作团。
作品赏析
这首诗《道得闲来尽未闲》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诗,它描绘了一位人在闲暇之余仍然追求幽雅、宁静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道得闲来尽未闲”,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然看起来很闲散,但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困扰。这句诗通过对比“道得闲”和“未闲”两个概念,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不安定。 “颇缘幽事扰心间”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困扰,是因为一些琐碎的幽雅之事引起的。这里的“幽事”指的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让人心生欢喜的小事,如赏花、听雪、看月等。 “卧听雪作披衣起”描绘了诗人听到雪落的声音后披衣而起,这种行为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从卧听雪落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因此无法再安然入睡,起身欣赏雪景。 “不待天明带月看”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也要赏月看花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尊重,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 “更觉梅枝殊摘索”一句,描绘了诗人看到梅枝上的雪花时的心情,感到非常惊喜和兴奋。这里的“摘索”指的是把雪花从梅枝上摘下来,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只惊蓬鬓却羁单”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恐惧和对自由的向往。这句诗通过描述头发蓬乱、衣衫单薄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然而,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是希望能够摆脱孤独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幸福。 最后一句“飞花岂解知人意,风里时时戏作团”,诗人以飞花戏舞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飞花在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戏弄着诗人的情感,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暇之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恐惧。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梅枝 披衣 知人
相关诗词
  • 1
    [唐]
    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
    云天断书札,风土异炎凉。
    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
    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
    北使从江表,东归在洛阳。
    相逢慰畴昔,相对叙存亡。
    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
    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
    人事盈虚改,交游宠辱妨。
    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
    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
    连骑追佳赏,城中及路旁。
    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後堂。
    兴酣鸲鹆舞,言洽凤凰翔。

  • 2
    [宋]
    千锋百嶂宜州路。
    天黯淡、知人去。
    晓别吾家黄叔度。
    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
    别语缠绵不成句。
    已断离肠能几许。
    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 3
    [明]
    高楼夜伴山中宿,清磬寥寥百草芬。
    巢鸟近人飞始觉,岩僧隔竹语相闻。
    坐深四岭浑无月,衣冷苍松半是云。
    故里不堪归梦绕,何时衾枕更随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