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子瞻麻田青峰寺下院翠麓亭》

走马红尘合,开怀野寺存。
南山抱村转,渭水带沙浑。
亭峻朱栏绕,堂虚白佛尊。
烦襟喜修竹,倦马乐芳荪。
白(叠毛)柔随手,清泉满照盆。
尘颜洗濯净,髀肉再三扪。
馈食青蔬软,流匙细粟翻。
老僧勿施敬,对客说山门。
作品赏析
这首诗《走马红尘合,开怀野寺存》是一首对“野寺”生活的赞美诗。这首诗通过对野寺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这种远离红尘、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的深深喜爱。 首联“走马红尘合,开怀野寺存”,诗人以走马红尘,即驰骋于繁华都市的景象开头,形成对比,然后转向对野寺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野趣的向往。颔联和颈联则是对野寺的具体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南山抱村、渭水带沙的美丽景象,以及寺庙高耸、白佛尊立、修竹茂密、清泉照盆的景象,表现出野寺的宁静与美丽。 此外,诗人对野寺生活的描述也充满了乐趣。“烦襟喜修竹,倦马乐芳荪”,修竹和芳荪给诗人带来了快乐,让他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白(叠毛)柔随手,清泉满照盆”,这里的“白(叠毛)”指的是柔软的白毛,“清泉满照盆”则描绘出清泉照人影的美丽景象。这些细节描绘都表现出诗人对野寺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野寺生活的感激之情。“尘颜洗濯净,髀肉再三扪”,“青蔬软,流匙细粟翻”,这里的食物描写表现出诗人对野寺生活的满足。“老僧勿施敬,对客说山门”,这里则表现出诗人对野寺生活的自由自在和不受拘束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野寺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这种远离红尘、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的深深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感激。
下一首
《农家》
诗词关键字: 洗濯 修竹 走马
相关诗词
  • 1
    [宋]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独立名飞来。
    参差翠麓俨如画,石骨苍润神所开。
    忽开彷像来宫囿,指顾已惊成列岫。
    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
    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
    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岭,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
    一堂虚敞临清沼,密荫交加森羽葆。
    山头草木四时春,阅尽岁寒人不老。
    圣心山光水色无尽时,长将挹向杯中渌。
  • 2
    [宋]
    山亭对佳客,秋老暮烟横。
    鸟下江如画,潮回浪有声。
    竹光添麓润,诗思入门清。
    偶约非因酒,相逢话此生。
  • 3
    [宋]
    雨洗红尘,云迷翠麓,小车难去。
    凄凉感慨,未有今年春暮。
    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沉香歇谁为主。
    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空被多情苦。
    庆会难逢,少年几许。
    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
    待何时、重享太平,典衣贳洒相尔汝。
    算兰亭、有此欢娱,又却悲今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