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发中桥二首》

湿轿乘凉入,斜灯借路明。
柳欹元不倒,桥阔自多惊。
宿溜停残滴,朝曦放快晴。
溪流太无赖,不作一声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湿轿乘凉入,斜灯借路明》是一首描绘夜晚乘轿子穿过湿漉漉的街道,借助微弱的灯光照亮道路的情景的诗。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柳欹元不倒,桥阔自多惊”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柳树比作人一样,欹斜却不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柳树的形态。桥的宽阔则引发了诗人独特的想象,觉得它像是在独自经历许多惊险。这种描绘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宿溜停残滴,朝曦放快晴”这两句诗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夜晚的雨水在桥下静静地流淌,清晨的阳光照亮了天空,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溪流太无赖,不作一声声”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溪流的情感。溪流仿佛在故意淘气,不停地发出声音,但却没有打扰到诗人。这种描绘方式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乘轿子穿过湿漉漉的街道,借助微弱的灯光照亮道路的情景,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诗词关键字: 乘凉 溪流 无赖
相关诗词
  • 1
    [宋]
    十里游山兴尽回,重留车骑款郊扉。
    中桥驾石临清港,危榭开轩挹翠微。
    夹道松风吹酒面,满庭花气袭人衣。
    殷勤更谢华亭鹤,引吭高声送我归。
  • 2
    [唐]
    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
    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
    高出营门远出墙,朱阑门闭绿成行。
    将军宴罢东风急,闲衬旌旗簇画堂。
    彭泽先生酒满船,五株栽向九江边。
    长条细叶无穷尽,管领春风不计年。
    炀帝东游意绪多,宫娃眉翠两相和。
    一声水调春风暮,千里交阴锁汴河。
    缠绕春情卒未休,秦娥萧史两相求。
    玉句阑内朱帘卷,瑟瑟丝笼十二楼。
  • 3
    [唐]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
    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