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微之重感南唐事》

叔宝倾陈衍弊梁,可嗟曾不见兴亡。
斋祠父子终身费,酣咏君臣举国荒。
南狩皖山非故地,北师淮水失名王。
天移四海归真主,谁诱昏童肯用良。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梁朝的衰落和灭亡,以及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作者通过描绘梁朝的斋祠、酣咏、南狩和北师等行为,揭示了梁朝的衰败和荒废,并借此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叔宝倾陈衍弊梁,可嗟曾不见兴亡”中,“叔宝”是南朝梁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字,而“倾陈”则表达了作者对陈朝衰败的惋惜之情。同时,“衍弊梁”也暗示了梁朝的衰落。作者感叹陈朝曾经繁荣昌盛,却未曾看到历史的兴亡更替。 “斋祠父子终身费,酣咏君臣举国荒”这两句中,“斋祠”指的是陈朝统治者对神灵的祭祀和崇拜,而“终身费”则表达了这种祭祀和崇拜所带来的浪费和奢侈。“酣咏”指的是沉溺于享乐和歌舞之中,而“举国荒”则揭示了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导致国家荒废。 “南狩皖山非故地,北师淮水失名王”这两句中,“南狩”指的是陈朝统治者南下巡视,而“皖山”则可能是指陈朝疆域内的某座山。这两句表达了陈朝统治者在南下的过程中,失去了对故地的掌控,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衰败。而“北师淮水失名王”则进一步揭示了陈朝在北方的失败,失去了曾经的名王和领土。 最后,“天移四海归真主,谁诱昏童肯用良”这两句中,“天移”指的是历史的变迁,“四海归真主”则表达了历史的潮流将把真正的王者引领出来。然而,“谁诱昏童肯用良”则表达了作者对当政者的失望和无奈,暗示了历史的兴亡更替需要真正的王者来引领。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兴亡的变迁,表达了对梁朝和陈朝衰败的惋惜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借此警醒当政者,需要真正的王者来引领历史的发展。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上一首
《春雨》
诗词关键字: 归真 兴亡 君臣
相关诗词
  • 1
    [近代]
    绿窗新柳玉台旁,臂上犹闻菽乳香。
    毕竟美人知爱国,自将银管学南唐。
  • 2
    [宋]
    井络储精,岷江钟秀,挺生名世真贤。
    充闾佳气,非雾亦非烟。
    况值小春时候,蓂背下、八荚争妍。
    余波在,九华父老,歌颂播喧阗。
    三年。
    书治最,南唐重赋,一旦俱蠲。
    此恩垂不朽,刻石流传。
    愿借沧溟为寿,玳筵上、满吸长川。
    从兹去,鸾坡凤阁,平步稳登仙。
  • 3
    [清]
    广宁门外二千程,齐鲁河淮坦迤行。
    突据冈峦高垒险,全收吴楚大江横。
    南唐入宋沿州堞,西日回风度使旌。
    老我重题秣陵柳,不知犹似昔年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