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 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 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 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 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 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 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 预恐耄及时,贪荣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为我戒。 故作仆射诗,书之于大带。 |
|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人生和仕宦的理解和反思的诗。它通过对富贵、圣人致仕、二疏遗迹、名利客、高仆射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仕宦的反思。 首先,诗中强调了富贵不是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圣人则能够超越世俗的诱惑,保持内心的清明。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满足。 其次,诗中提到了二疏的遗迹,他们能够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这种行为被视为高尚和典范。诗人通过二疏的例子,表达了对名利和权位的淡泊,以及对人生的超脱和豁达的理解。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名利客的忙碌和追逐,这些人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还在追求名利,反映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和焦虑。而高仆射则是一个例外,他能够在年老时辞官,体现了对人生的智慧和豁达。 最后,诗人反思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自己虽然还未到老年,但已经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他担心自己贪图名利和荣华,不能及时退隐,因此内心感到自责和警醒。 整首诗通过对各种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反思,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超脱。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