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七璎珞岩》

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
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它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首先,诗中描述了泉流遇到岩石的缺口,水流四处分散,形成了一张张宝网。这种景象既富有动态美,又充满了神秘感。诗人用“宝网”这个词,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和丰富性,如同宝物被网罗其中。 然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水,形容它像一串串的璎珞,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佛教法器,象征着智慧和慈悲。这样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水的智慧和慈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最后,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山。他想象山是如来佛的影像,进一步强调了山的神圣性和禅意。这里的“如来想”可能是在暗示人们应该像如来佛一样,具有慈悲和智慧,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们行为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人们行为的期望。它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引导读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诗词关键字: 泉流 璎珞 如来
相关诗词
  • 1
    [元]
    听说西方无量乐。
    三贤十圣同依托。
    稽首弥陀圆满觉。
    长参学。
    川流赴海尘成岳。
    佛性在躬如玉璞。
    须凭巧匠勤雕琢。
    凡圣皆由心所作。
    难描邈。
    华台宝座珠璎珞。
  • 2
    [宋]
    观音门普普门收,才著襕衫便不羞。
    昨夜猿啼新岭上,今朝鹤唳古溪头。
    恶风飘堕回光息,欲火焚烧当处休。
    璎珞受来都不用,平生活计冷湫湫。
  • 3
    [宋]
    彼土因何名极乐。
    莲华九品无三恶。
    虽有频伽并白鹤。
    非彰灼。
    如来变化宣流作。
    九品一生离五浊。
    自然身挂珠璎珞。
    宛转白毫生额角。
    长辉烁。
    百千业障都消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