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游庐山三首》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忆自栖贤夜入城,道边兰若一僧迎。
偶然不到终遗恨,特地来游慰昔情。
海外声闻安至此,堂中天鼓为谁鸣。
匆匆复向深山去,一盏醍醐饱粟罂。
〈罗汉院有新罗罗汉,堂中法鼓特大。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
芒屩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
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
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
作品赏析
这首诗《庐山》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庐山游览时所见景色和感受的诗。诗中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描绘了作者在五月份访问庐山的情景,通过“山翠”和“溪声”这两个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庐山的美丽和宁静。 颔联“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庐山的所见所感。通过“藤杖”和“寒泉”这两个意象,表现了作者在庐山中的闲适和自在。 颈联“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描绘了庐山中的生活场景,通过“岩头悬布煎茶”和“峡口惊雷泛叶”这两个意象,表现了庐山中的宁静和生活的诗意。 尾联“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前村新雨”和“扁舟好风”这两个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庐山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庐山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庐山生活的向往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关键字: 罗汉 下寺 醍醐
相关诗词
  • 1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3
    [宋]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