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流注已鸣涧,西北霏微仅敛尘。 人意共怀艰食病,天公那有不仁人。 云移已分贫无福,雩应方知社有神。 田里相望无一舍,终年苦乐会须匀。 |
| 这首诗《东南流注已鸣涧,西北霏微仅敛尘》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描绘了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的景色变化,从流注的溪涧到微小的尘埃,展示了自然的细微之处。这种描绘方式给人一种细腻而深入的印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敏感。 接着,诗人通过“人意共怀艰食病,天公那有不仁人”表达了对生活的艰辛和苦难的共鸣,以及对天公的不公平待遇的质疑。这里,诗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生苦难相联系,表达了对生活艰难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云移已分贫无福,雩应方知社有神”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贫富差距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期望。诗人通过云移和雩应两个意象,暗示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和人们对公平社会的渴望。 最后,“田里相望无一舍,终年苦乐会须匀”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期望。诗人认为,在广大的田野里,人们相互依存,共同度过一年四季的苦乐。这种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公平社会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和社会不公的反思,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期望。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