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汤周山》

汤周二大仙,庐此得升天。
风俗因兴庙,春秋不记年。
锦云张紫盖,琴溜泻鸣泉。
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
作品赏析
这首诗《汤周二大仙,庐此得升天。风俗因兴庙,春秋不记年。锦云张紫盖,琴溜泻鸣泉。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是一首对汤周二大仙的赞美诗。汤周二大仙是指传说中的两位仙人,他们在此地修行得道,升天成仙,因此当地风俗形成了供奉他们的庙宇,春秋两季的祭祀活动更是难以计数。 首联“汤周二大仙,庐此得升天。”诗人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两位仙人的形象,他们在此地修行得道,得以升天成仙。这一联既点明了主题,又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表达了对两位仙人的敬仰之情。 颔联“风俗因兴庙,春秋不记年。”描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因为供奉汤周二大仙而兴建了庙宇,春秋两季的祭祀活动更是难以计数,时间已经无法计算了。这一联通过描述风俗习惯,进一步表达了对两位仙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人民对仙人的虔诚和信仰。 颈联“锦云张紫盖,琴溜泻鸣泉。”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庙宇周围的景色,锦云满天,紫盖如琴,泉水潺潺。这一联以优美的景色衬托出庙宇的庄重和神秘,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最后两句再次点明主题,描述了仙人炼丹的灶炉和仙花在故园盛开。这一联既表达了对两位仙人的敬仰之情,又暗示了他们得道成仙的神秘和不可思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汤周二大仙的赞美,展现了当地人民对仙人的虔诚和信仰,同时也展现了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仙花 故园 犹存
相关诗词
  • 1
    [宋]
    共工昔暴怒,触折不周山。
    此枢太室上,飘落三江间。
    枢纽一飞播,满空悉颠翻。
    北斗堕其柄,文昌失厥官。
    彗星化为跖,搏人以为餐。
    天狗行地上,头戴方山冠。
    武夷有巨人,方持钓鱼竿。
    中宵投袂起,容貌何桓桓。
    欲扶紫薇坦,坐使天下安。
    复逢驩兜来,被发据其关。
    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
    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
  • 2
    [宋]
    郭范寥寥数百年,地仙还复出人间。
    豁开天外一双目,看尽江南千万山。
    玉指暗攒鸟兔定,金盘活捉虎龙环。
    我今欲卜神仙宅,雾豹何妨露一班。
  • 3
    [宋]
    壮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七十康强颖有道,一豪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屡,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训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