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
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
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
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
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
何时遂平定,戍卒従此返。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地区随着战乱平息,人民生活逐渐恢复、社会面貌改变的景象。 首联“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描绘了江流的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而民众的言语也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而逐渐改变。这反映了社会稳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暗示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颔联“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描绘了边疆地区经过战乱平息后,岸壁增高、山峰连绵的景象。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改变,也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恢复。 颈联“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描绘了边疆地区特有的景象——瘴气弥漫,寒日微暖。这里既有对边疆地区恶劣环境的描绘,也有对战乱平息后生活有所改善的暗示。 尾联“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景象,峰峦如石,草木干短。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象征着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困苦。 最后,“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地区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他想象那里的居民像麏鹿一样逃窜,这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何时遂平定,戍卒従此返”一句,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期待和对戍卒返乡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地区战乱平息后社会面貌的改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戍卒返乡的期盼。
诗词关键字: 戍卒 崖石 瘴气
相关诗词
  • 1
    [宋]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穠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
    谁能従之游,路有豺虎迹。
  • 2
    [宋]
    天阔孔鸾起,江晴荃若春。
    亲荣知有子,主胜信宜宾。
    岳麓盛古学,衡山多秀民。
    平生金玉质,更看濯磨新。
  • 3
    [宋]
    江行骇湍涛,文字无暇寻。
    满听舟人歌,胸中垢秽侵。
    宜宾夷獠乡,系缆日欲沉。
    仓卒拜年契,外堂闻韶音。
    鸡肥为予烹,酒美亦共斟。
    语笑不知夕,蟾蜍满衣襟。
    首陈兵战谋,西北敌可擒。
    次论月蚀诗,独采仝愈心。
    未憎轻簿走,窍誉希山林。
    儒学规矩奇,约绳固所钦。
    誓将革愚鲁,庶异柴与参。
    会浅别又长,情重愁愈深。
    愿终保壮节,勿作涧松吟。
    天子思太平,此非久滞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