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雨得晴唯恐迟,既晴求雨来何时。 今年舟楫委平地,去年蓑笠为裳衣。 不知天公谁怨怒,弃置下土尘与泥。 丈夫强健四方走,妇女龌龊将安归。 塌然四壁倚机杼,收拾遗粒吹糠粞。 东邻十日营一炊,西邻谁使救汝饥。 海边唯有盐不旱,卖盐连坐收婴儿。 传闻四方同此苦,不关东海诛孝妇。 |
|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久雨、晴天、再雨、再晴的天气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困境。诗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 首联“久雨得晴唯恐迟,既晴求雨来何时”,表达了诗人对雨过天晴的期待,同时也对雨迟迟不来感到担忧。而当终于天晴时,诗人又对何时再下雨感到迷茫,这种矛盾的心理,生动地描绘出天气变化无常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颔联“今年舟楫委平地,去年蓑笠为裳衣”,描述了雨季对水上交通的影响,以及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蓑笠当作衣裳的无奈。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雨季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颈联“不知天公谁怨怒,弃置下土尘与泥”,诗人对天公的愤怒和无奈,通过“弃置下土尘与泥”这一描述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诗人将天公拟人化,通过“谁怨怒”的疑问,表达了对天公无情行为的质疑。 诗的末联“丈夫强健四方走,妇女龌龊将安归”,表达了诗人对男子强健体魄和女子无助的同情。在恶劣的天气和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们该如何生存下去呢?这是诗人深深思考的问题。 全诗以生动的语言,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困惑,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生动描绘天气变化和生活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