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十一月朔早起》

抛笏投簪四见秋,宦情世味两俱休。
尘随日影穿窗喜,叶卷风声刮地愁。
文武自匀香底火,圣贤教带老时篘。
夜来富贵非人世,梦钓沧浪雪满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抛笏投簪四见秋,宦情世味两俱休》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联“抛笏投簪四见秋,宦情世味两俱休”,诗人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抛笏投簪”这一动作和“四见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宦海沉浮的厌倦。而“两俱休”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和世俗的淡漠和超脱。 颔联“尘随日影穿窗喜,叶卷风声刮地愁”,诗人通过描绘尘随日影的移动和叶卷风声的凄凉,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这里的“喜”和“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 颈联“文武自匀香底火,圣贤教带老时篘”,诗人开始转向对生活智慧的探讨。他提出“文武自匀香底火”暗指要均衡发展,不能偏废,同时“圣贤教带老时篘”则暗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智慧的积累。 尾联“夜来富贵非人世,梦钓沧浪雪满舟”,最后,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对富贵浮云、人生如梦的深刻理解。他想象自己在夜钓沧浪时,满舟都是雪,象征着人生短暂、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智慧的积累以及对富贵浮云、人生如梦的深刻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厌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底火 日影 文武
相关诗词
  • 1
    [明]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
    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
    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
    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
    何为十一月,彻晓殷殷令人惊。
    电入我窗两三划,我疑是灯还未灭。
    起看灯花已落油已干,始知是电耳非关灯之残。
    气候变迁亦常事,山林老翁闲料理。
    十月十一月,连月苦大水。
    十二月来还未止,猛虎食人如食豕。
    百物价高宁倍屣,我亦左听右出耳。
    信知十说九是诡,不饮不啖拚已矣。
    宾来宾去无将迎,携榼提壶见好情。

  • 2
    [元]
    两歧流水清如酒。
    草根风蹙冰皮皱。
    雪净太行青。
    联镳看画屏。
    按行多雅志。
    解起澄清志。
    回首五云天。
    东华尘似烟。
  • 3
    [元]
    两歧流水清如酒。
    草根风蹙冰皮皱。
    雪净太行青。
    联镳看画屏。
    按行多雅志。
    解起澄清志。
    回首五云天。
    东华尘似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