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柱下虽为史,台中未是官。 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 |
| 这首诗《柱下虽为史,台中未是官。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官职、责任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首句“柱下虽为史”中,“柱下”是一个典故,指古代的史官,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虽为史”表示虽然担任的是史官这样的职务。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历史的记录和研读,而是有所警觉,有所反思。 第二句“台中未是官”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职务的看法,认为在台中做官并不是真正的官,这里的“台”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工作场所或职位。诗人可能在此感受到了某种束缚或局限,因此他并未满足于现状。 接下来的两句“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何时闻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何时能够承担起重大的责任,有所作为。“早晚见任端”则表达了诗人对何时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期待。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责任的重视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职务的反思,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以及对责任和价值的思考。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职位,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责任,同时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明确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