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静在平气,至神惟顺心。 道非贵与贱,达者古犹今。 功名属廊庙,闲暇归山林。 畜鱼观群嬉,笼鸟听好音。 不如一邱壑,随愿得飞沉。 开门纳日月,呼客解缨簪。 诗书抚尘迹,歌舞送光阴。 妖娴倾国笑,丝竹感人深。 豁然开胸次,风至独披襟。 樊笼锁形质,物外有幽寻。 |
|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看法。 首先,诗中提到了“至静在平气,至神惟顺心”,这是对人生态度的哲学思考。作者认为,平静的气质和顺其自然的心态是达到内心平静的关键,这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功名属廊庙,闲暇归山林”,作者认为名利只是暂时的,而自然和自由才是永恒的。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畜鱼观群嬉,笼鸟听好音”,这是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欣赏。作者认为,即使是小小的鱼儿和笼中的鸟儿,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和享受。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诗书抚尘迹,歌舞送光阴”,作者认为诗书和歌舞是文化的精髓,能够抚慰心灵,送走时光。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看法。通过平静的心态、淡泊的名利、热爱生活、热爱文化艺术等方面,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