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象耳山》

篮舆来自石苍路,喜得幽人陪杖屦。
应是山灵泽旱苗,不关居士随轩雨。
作品赏析
这首诗《篮舆来自石苍路,喜得幽人陪杖屦。应是山灵泽旱苗,不关居士随轩雨。》是作者在游览石苍路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与隐士相伴的喜悦。 首句“篮舆来自石苍路,喜得幽人陪杖屦。”描绘了作者乘着篮舆来到了石苍路,很高兴能与隐士一同拄着拐杖,穿着木鞋漫步。这里,“篮舆”是交通工具,代表着轻松的出行方式,“杖屦”则是隐士的随身物品,象征着他们高雅的品性和对自然的亲近。作者通过描绘与隐士一同游山的场景,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喜爱。 “应是山灵泽旱苗,不关居士随轩雨。”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他认为这是山神在拯救干旱的苗圃,与隐士无关。这里,作者将自然拟人化,赋予山神以生命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隐士的尊重,他们只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非干预自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与隐士相伴的喜悦之情。诗中流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高雅品性和对自然的亲近的敬仰之情。
诗词关键字: 居士 来自
相关诗词
  • 1
    [宋]
    昔闻神龙蟠九渊,今睹大象夫诸天。
    何年幻此一佛国,两耳不动山苍然。
    上乘菩萨踞其上,妙千手眼人大千。
    众生颠倒梦始觉,热闰得汗诸魔跧。
    两客游山饮崖泉,拍手唤醒书台仙。
    一邱一壑傥如愿,同竟大悲香火缘。
  • 2
    [宋]
    水似青萝带,山如碧玉环。
    池蛙鸣聒聒,林鸟语关关。
    松桧磐高盖,藤萝引翠鬟。
    倚栏无一语,何以慰幽间。
  • 3
    [唐]
    一色青松几万栽,异香薰路带花开。
    山门欲别心潜愿,更到蜀中还到来。
    到处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来僧。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缘应不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