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次公幼舆二子登伏龟楼》

周遭故国是山围,对境方知此句奇。
偶上伏龟楼上望,一环碧玉缺城西。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周遭故国是山围,对境方知此句奇。偶上伏龟楼上望,一环碧玉缺城西。》,作者是宋代诗人张耒。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的诗作。 首句“周遭故国是山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地点和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古老国度。这里的“故国”一词,既指诗人所处的现实环境,也暗含着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思考。 “对境方知此句奇”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赞叹。这里的“此句奇”指的是前一句中的“周遭故国是山围”,这句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远的意境,让诗人感到非常奇特和惊叹。 “偶上伏龟楼上望,一环碧玉缺城西”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上伏龟楼,俯瞰周围的美景。这里的“伏龟楼”是古时的一种楼阁,通常建在城墙上,是观赏风景的最佳位置。“一环碧玉”指的是周围的青山,而“缺城西”则描绘了山峰的形状,仿佛缺了一角,露出了城西的美景。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视角。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视角,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故国 碧玉 周遭
相关诗词
  • 1
    [宋]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满缸。
  • 2
    [唐]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
    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
    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 3
    [魏晋]
    步出夏门。
    东登首阳山。
    嗟哉夷叔。
    仲尼称贤。
    君子退让。
    小人争先。
    惟斯二子。
    于今称传。
    林钟受谢。
    节改时迁。
    日月不居。
    谁得久存。
    善哉殊复善。
    弦歌乐情。
    商风夕起。
    悲彼秋蝉。
    变形易色。
    随风东西。
    乃眷西顾。
    云雾相连。
    丹霞蔽日。
    彩虹带天。
    弱水潺潺。
    叶落翩翩。
    孤禽失羣。
    悲鸣其间。
    善哉殊复善。
    悲鸣在其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