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谿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 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 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 |
| 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 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 露白钟寻定,萤多户未关。 嵩阳大石室,何日译经还。 |
| 忆师眠复起,永夜思迢迢。 月下门方掩,林中寺更遥。 钟声空下界,池色在清宵。 终拟修禅观,窗间卷欲烧。 |
| 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 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 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 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 |
| 高阁清吟寄远公,四时云月一篇中。 今来借问独何处,日暮槿花零落风。 |
| 曾共刘谘议,同时事道林。 与君相掩泪,来客岂知心。 阶雪凌春积,炉烟向暝深。 依然旧童子,相送出花林。 |
| 白发匆匆色,青山草草心。 远公仍下世,从此别东林。 |
|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 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 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 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
| 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 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 洗药溪流浊,浇花雨力微。 朝昏长绕看,护惜似持衣。 |
|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 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阴重。 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 |
| 何处云根新布得,归仍半日在烟萝。 莫轻竹引经窗小,须信更深入耳多。 绕砌虽然清自别,出门长恐浊相和。 从此无心恋沧海,沧海无风亦起波。 |
| 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 碧空云尽磬声远,清夜月高窗影斜。 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 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 |
|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像愁。 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 |
|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 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 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 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
| 帝城深处寺,楼殿压秋江。 红叶去寒树,碧峰来晓窗。 烟霞生净土,苔藓上高幢。 欲问吾师语,心猿不肯降。 |
| 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禅。 讲时开院去,斋后下帘眠。 镜朗灯分焰,香销印绝烟。 真乘不可到,云尽月明天。 |
|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
| 暂引寒泉濯远尘,此生多是异乡人。 荆溪夜雨花开疾,吴苑秋风月满频。 万里高低门外路,百年荣辱梦中身。 世间谁似西林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
|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 为寻名画来过院,因访闲人得看棋。 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洲理钓丝。 |
| 空山涧畔枯松树,禅老堂头甲乙身。 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