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谈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三国时期,诸葛亮可以说是刘备称帝路上非常强大的助力,在刘备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就提出了千古流传的隆中对,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局势,为刘备制定了一个扩大势力,夺取天下的大计划,可以说,如果完全跟着诸葛亮的计划的脚步,后来的局势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那么,刘备是不是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在执行呢?隆中对的价值又实现了多少呢?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诸葛亮出山时,献与刘备的草庐对(通称“隆中对”),一千八百年来众说纷纭,多少千古名士、军政大家对此都有过精辟论述。赞之者多认为刘备半生苦战,促居一县,得此战略规划后,腾跃高飞开三国鼎立局面,可称千古名局。贬之者则不免将蜀汉建国时期的几次重大失败,之后的北伐不成,皆归罪于隆中对本身的“片面”和“缺陷”。然则,刘备果真是对诸葛亮从出山伊始便言听计从,之后亦步亦趋按隆中对的规划去执行的么?诸葛亮当真要为蜀汉政权最终不能一统天下而负责么?在此特详加解析:

诸葛亮在隆中对说得明白,这是一个先取代/攻灭刘表,全据荆州,然后兼并刘璋和张鲁,“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然后“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的大策划。之后才是大家熟知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在整个计划中,荆州、益州包括汉中要全部据有,“夷越”也就是交州地区、扬州的山越地区、西羌诸戎也要成为附庸。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在这种刘备军称霸整个南中国、和曹操南北对峙的前提下,僻居江东一隅的孙权就只能居于反曹同盟的从属地位、任凭摆布了。若按诸葛亮在草芦中设想的这种理想状况,在曹魏集团内部纷争“天下有变”之时,两路大军挥军北伐完全可行,孙权即使想要反水也是有心无力。而要实现这个战略计划的第一步大前提,本就是要刘备全取这个“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的荆州。其实也可说正是刘备此刻的心声了。

刘备从201年被曹操击破于汝南,率部投奔刘表,在新野、樊城一带屯兵整整七年,难道当真是坐视宿敌曹操一步步兼并整个北方,而自己只是无所事事混日子么?非也,他正是一步步邀买当地士人之心,为取刘表而代之,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徐庶、孔明、伊籍等荆州当地士子,弃刘表而归心于刘备,正是其这段时间努力的成果。刘表虽然心知肚明,但因为需要战力强劲的刘备来帮他挡住曹操南下兵锋,代替之前张绣军的作用。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另一方面,也同样需要刘备这个身负天下之望的反曹明星作为客将,平衡蒯、蔡等荆州当地士族势力,因此也是听之任之,对刘备既限制,亦利用,对同为汉室宗亲杰出人物的刘备,更有相当程度的惺惺相惜。所以将此时刘备贬低为“县长”,其实也不免偏颇。其屯兵地不止是新野小县,后更移驻于和荆州治所仅一水之隔的战略要地樊城,又在博望坡大败曹军名将夏侯惇和于禁。以声望、实力综合而论,即令在孔明出山之前,刘备也可算是荆州地面当之无愧的前三号人物,蔡瑁之流地头蛇还真未必比得了。

若说此时镇南将军成武侯刘表是荆州省的省长,那名位并不低于他的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刘备,至少也得是个常务副省长。其实州牧不是诸侯王,从来没有父死子继的法理。刘表作为汉朝政府官员,他的子孙原本就没有私相授受、直接继承荆州的合法性。所以他一病不起后,会效仿陶谦请刘备领荆州,或许可认为试探,但也不乏真心。乱世中没有足够能力的稚子,强要执掌大权,亦如小儿持万金于闹市,是自取灭门的愚行,为智者所不取。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魏书》: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兒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而刘琮蔡瑁们不及知会刘备,便遣使请降曹操,等于是直接将刘备这个反曹明星当做投名状卖了,所以襄阳城下,刘备怒斥刘琮不义,刘琮惶愧不敢应答,而其左右及荆州士民百姓多归心刘备,众至十余万。就在此刻,诸葛亮果断提出了火并刘琮,夺取襄阳、入据荆州的建议,也是实践隆中对计划的第一步。

此举在操作上是可行的,诸葛亮在荆州士人圈有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和朋友圈,和刘备强强联手,能发挥的作用是空前的。此举要承担的道德风险也是很小的,毕竟前有刘表生前遗命,又有在荆州数年经营,当地士民归心,而刘琮甚至连据有荆州的合法名义都没有,州牧之位是朝廷要职,岂得父子私授?是以此举是以大义讨伐不义,于刘表私交或许有负,于天下士人风评可谓无愧。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可惜的是,刘备却迟疑了,没有听从诸葛亮,否决攻襄阳建议,企图南下入据江陵以抗曹。却又不舍得丢弃坛坛罐罐,一路拥众缓行,中途被曹纯虎豹骑赶上轻易打垮。当阳一场惨败,随行十余万士民损失殆尽,两个女儿被捉,从此生死不知。阿斗母子也幸亏赵云保护才捡回一命,连重要谋主之一徐庶,也因为此战中老母被擒而北上投曹。无论如何粉饰刘备的“爱民”,都不能不说他这举作为一个军事集团首脑而言,是极不合格的,亦对自己、属下、家人的极不负责。

诚然,若自取荆州,风险是必须要直接承受随之即来的曹操直接打击,也未必能得到如赤壁时一般、孙权的全力支援,可说是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激进方案;但哪怕襄阳江陵两座坚城苦战失陷,比之史实中当阳惨败的后果,又算得什么呢?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诚然,从来就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计策,襄阳当然也未必一定守住。可如果背靠坚城都没有抵抗曹操的信心,明知后面有曹军追兵,带着一大堆坛坛罐罐缓步游行,最后落得生死只在一线,难道反而更高明?何况刘备自己的选择,是不打襄阳,打江陵,则他一样认为背靠坚城抗曹才是上策,而绝不是一味逃跑避战,只为这样更容易逃脱。只是对虎豹骑的推进速度太低估了。

当阳大败后,荆州高门名士如蔡氏、蒯氏、王粲、韩嵩等,重要将领如蔡瑁、文聘等,足以对抗江东孙氏的几万水军,襄阳和江陵的多年积蓄物藏,则都尽数成为曹操囊中之物。孙权杀黄祖后,江夏郡江南部就已经落到东吴手里;刘备既败,刘琦占的江北部也根本守不住,只能和刘备一起往孙权领地逃跑,沦为寄人篱下的客军。曹操大军压境,传书威逼孙权,他本人和曹军诸谋士(除程昱外),都认为孙权必杀刘备来投,一如公孙康杀二袁一样。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此时江东从首席大臣张昭起一片归附中枢之声,如果孙权听从他们意见投曹,那刘备的人头就是最好的投名状。刘备在荆州辛辛苦苦经营七年,又重新落到命悬一线、生杀由人的地步,正是不纳诸葛亮之言导致的恶果,代价不可谓不惨重。此时刘备都一度打算收残兵南下广西,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了,如此一来彻底退出争夺天下的舞台,什么雄图壮志再也休提。又是诸葛亮结好鲁肃,出使江东,而周瑜等人竭力主战,让孔明得以居中纵横,说动孙权,定下联合抗曹之计。曹操在赤壁遭周瑜黄盖当头一棒,荆州水军损失殆尽而烧船北归,方令刘备绝处逢生。

然则丢失大半家当,势单力孤,依附于人,代价自然不免。战后刘备以大汉左将军、豫州牧的名义,表孙权这个连爵位都没有的讨虏将军、会稽太守,为名位更高于自己的车骑将军、徐州牧;从形式上正式奉其为盟主,在之后的攻伐荆州战役中都居于附庸地位,一如之前附庸刘表;被周瑜竭力压制。连本为联姻的孙小妹也在刘备领地作威作福,如孔明语“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孙权更借赤壁和南郡两战兵威,趁机派遣步骘以武射吏千人南下,杀吴巨、招降士燮,将交州纳入本领,将刘备领地(南四郡+公安)三面包围。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可以说从荆州被曹孙刘三分起,隆中对原有的前提就已经破产了。孙权对刘备更形成了压制性优势,才能对其召之即来,周瑜(与其幕中的庞统)还一度提出将刘备软禁、消化其势力,举兵取蜀的天下二分之策。幸亏天助刘备,周瑜早死,继任的鲁肃力主将最重要的南郡借与刘备,并力荐庞统为刘备谋主,这才开始谋划西进取川大计。

诚然,隆中对是基于公元207年的天下局势做的,之后随着世事变迁,加以各种修正也是必然的。但起始夺取襄阳、这关键一步,刘备都不听诸葛亮的,当阳惨败,荆州三分,隆中对涉及局面已然破产,又何论其他?

至于后期的关羽攻襄樊,本身只是个夺取荆北地带的战区行动,虽一度水淹七军、战果丰硕,声势不小,但只有1/3个荆州为分基地,更要分心防备荆南的孙权,是以连樊城都还没打下,就被徐晃长驱直入击败而樊城围解;益州方面更刚刚经历汉中大战而精疲力竭。直到关羽败亡时,长达数个月不能做任何策应。这种情形和隆中对里所言,全据荆益后背靠三州称霸南国,两路大军一出秦川一出宛洛的场景差距实在甚远,又怎能混为一谈?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隆中对和韩信的汉中对,耿弇的决策河北、定计南阳一样,原是名垂千古的大手笔战略规划。可惜刘备自持征战半生,轻看诸葛亮这个年轻人,没有从出山伊始便对他言听计从,之后亦步亦趋按这个规划去执行。关羽丧亡、猇亭毁败,蜀汉立国的先天不足和最终覆灭,一切的根源,可以说都是从刘备拒绝急取襄阳,不能全据荆州,实现隆中对第一步就已经注定。刘备本人不能一统天下,他自身遗憾还在其次,却连累了孔明这样的千古无双国士才,因功业不显而遭后世论者非议,这才真正可惜。

军事学不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军事天才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的洞察力,并不是后天所能培养出来的,而就是其与生俱来的天赋。因此这个世上原就是有天生战神的存在。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就在和诸葛亮出山时27岁相近的年龄,项羽已经打完巨鹿、彭城两场奇迹大胜,攻灭强秦宰割天下;韩信已经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霍去病已经拓土河西、封狼居胥;耿弇已经决策河北,定计南阳,平齐鲁攻陇右,助刘秀成就帝业;如果刘邦拒绝萧何拜大将之议,也对韩信说小韩你太年轻,先去基层锻炼十年,积累经验,那恐怕什么黄花菜都凉了,更勿论有大汉王朝。

假使刘备能真如演义小说中一般,一出草芦便奉诸葛亮为师长,真心言听计从,按其既定指示方针去办事,那么可以肯定他就算不能一统天下,基业也绝不会仅如历史上那么小,仅仅占据两汉十三州中的一州。

相关杂谈
  • 1
    三国后期其实也涌出了大量人才,只不过在三国演义里前期的基奠者光芒太过耀眼所以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他们。今天就来讲讲其中一位被低估的武将文鸯。要说文鸯的成就可能不低于关羽,光是把司马师吓死就已经可以名垂青史了,而且文鸯也算是用勇有谋的人才,虽然晚年的结局惨了一点,但是战功还是显赫的。
  • 2
    说到大耳朵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指的刘备了,但是很多网友也说了这个人其实还是蛮可惜的,虽然目标一直是光复汉室,但是最终也是没有实现啊,但是我们可以来讨论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刘备真的得了天下之后,那么他到底会不会去学以前的皇帝杀功臣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来分析分析吧!
  • 诸葛亮已经是一个神级的人物了,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感觉上就是那种可以窥得天道的人,但是我们还是要理智啊,理智,毕竟这些知识小说中的说法,历史上虽然也很厉害,可是没有这么厉害,另外关于诸葛亮是哪里人,这个,小编反正只知道不是韩国人。
  • 刘备入住益州后,选择成都作为都城。感觉当年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已经雏形初显了,那诸葛亮对于刘备能够成功过入蜀究竟有多大贡献呢?其实诸葛亮在制定隆中对时,这并不是一份非常详细的作战计划,更多的是理念上的战略,所以真正要实施起来还是困难重重,刘备能够走到这一步更多的还是依靠当下的战略部署,但隆中对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不过这里我们还是应该客观体现出诸葛亮的真实贡献到底是什么,因为并不是只有他才提出了隆中对,而且能形成三国的主要因素是赤壁之战,刘备在此次战役中的错用实在太小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